首页
关于我们
公司简介
荣誉资质
企业建设
产品中心
邦可通系列
邦术安系列
邦适康系列
骨立健系列
邦立净系列
邦喘舒系列
学术文献
新闻资讯
公司新闻
行业资讯
海纳百川
售后服务
首页
关于我们
产品中心
学术文献
新闻资讯
海纳百川
售后服务
Technical articles
学术文献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文献
科研文献 | 腹腔感染的引流原则
时间:2022-02-25 访问量:1239
临
床
外
科
杂
志2000
年11
月 第8
卷 第6
期
328
解放军304医院(100037)黎沾良
[关键词]腹腔感染;引流
[中图分类号]R619
+
.9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5-6483(
2
000)
06-0328-01
“哪里有脓,就引流哪里”这一千年古训,至今仍是不可动
摇的外科处理原则。
对于腹腔感染,这一原则也同样适用。
腹
腔是人体最大的潜在腔隙,腹膜的表面积(1.7~2.2㎡)
与体表
面积相差无几,又与人体最大的细菌库——消化道为邻,这一
抵御细菌入侵的屏障一旦溃决,其所造成的严重后果可想而
知。
因此,在腹腔感染的处理中,引流占有特殊的位置,是每一
位外科医生必须掌握的基本功。
一 、什么时候要安置治疗性腹腔引流
并非腹腔感染时都需建立引流。对于大多数腹膜炎,无论
是弥漫性还是局限性,在手 术处理了感染病灶、消除了污染来
源、清洗干净之后,无需放置引流物。
由于腹腔范围很大,加上
肠管、网膜的阻隔和粘着,在弥漫性腹膜炎时无论放置多少引
流
物,都无法有效引流整个腹腔。
因此,腹腔感染时建立引流
的适应证只局限在下列情况:
① 腹腔脓肿或感染性包裹积液;
② 消化道持续有渗漏;
③ 原发感染灶无法彻底清除,如急性坏
死性胰腺炎;
④ 局部严重污染,预计很可能形成脓肿,如粪性腹
膜炎 。
二、如何建立有效的引流
首先,要选择最便捷、创伤最小的引流方式。与腹腔隔绝
又有便捷入路的脓肿或感染 性积液,尽量选择腹膜外径路,如
膈下脓肿、盆腔脓肿。
在准确定位、能可靠地避开空腔脏器的
前提下,尽量选用B超或CT引导下的穿刺置管引流。
这种引
流方法创伤性小,如果掌握得当,同样可以达到通畅引流的目
的。
例如应用同轴导管技术,即穿刺成功后置入导丝,退针后
顺导丝用扩张导管扩大通道后可以最终置入口径为0.4~0.6cm
的引流管
,必要时另行穿刺置入冲洗导管,完全可以达到手
术引流的效果。
但若脓肿中有较多坏死脱落组织,或存在多个
互相分割的脓腔,例如胰周脓肿或多发性肠间隙脓肿,则应手
术清创后置管引流。
局限性腹腔/腹膜后严重感染(如胰腺坏
死感染)又无法做到彻底清创时,敞开伤口的盆式引流也是一
种可供考虑的选择。
更大范围的腹腔严重感染,包括无法彻底
清创、无法消除感染源和因病情过重无法完成确定性治疗(如
修补破裂的十二指肠)时,甚至可以利用尼龙搭扣或拉锁暂时
关闭腹腔(etappenlavage),以便有计划地分期清创、引流[World J Surg,1990,14:218-226
]。
要根据感染部位的具体情况选用适当的引流物。烟卷引
流只能依靠毛细管作用引流出 稀薄的液体,一般不适用于治疗
性引流,除非是利用其体积创造出一个宽畅的引流口而临时(3d
左右)使用。
乳胶管能长时间起作用,必要时可以多根甚至成
排放置。
继续有较多渗出或消化道渗漏的感染腔隙,宜放置双
套管低负压吸引。
最好选用内套管能够取出的双套管,以便随
时清除堵塞内套管口的坏死组织或脓栓。
当内容物粘稠或夹
有渣滓时,还应加放一根细导管到双套管的尖端附近,滴注生
理盐水进行冲洗引流。用抗生素溶液灌注作用不大,研究表明
这无助于清除脓肿壁组织中的细菌,反而容易诱导出高度耐药
的菌株。
近年开发的高负压(-60~-80kPa)封闭引流技术
(VSD)已开始进入腹部外科临床。
这种前端为聚乙烯醇泡沫海
绵、 通过多侧孔硅塑导管引出体外并妥为密封的装置,在负压
下能发挥*佳的引流效果,尤其适用于渗出多和存在消化道渗
漏时,能促进瘘口自行关闭,颇有推广价值。
脓腔经有效引流逐渐缩小接近消失时,便应考虑拔管问
题。
一般做法是逐步退出,此 法稳妥,但可能费时较长。
另一
种方法是逐步以细管代替粗管,待窦道变得细窄,确 认无残腔
存在时一次拔出。
若拔管前注入纤维蛋白粘合剂(FG), 使充满
窦道(能为成纤维细胞生长提供骨架),则愈合更加迅速、可靠。
三、特殊情况的引流问题
1.腹膜后严重感染时,由于该间隙内组织疏松,感染易于
扩散,有人将其称为“后腹 膜炎”(retropertionitis)。
此种情况见
于重症胰腺炎、十二指肠腹膜后穿孔及腹部火器伤,由于腹膜
后纤维、脂肪组织多,单纯置管引流效果不好,必须尽可能彻底
地清创,再放置可靠、有效的引流。
2.原发性腹膜炎过去认为是由G
+
球菌引起,一般不考虑引流。现已查明,G
-
肠道杆 菌引起的原发性腹膜炎并不少见,
有些还是混合性感染。
有选择地引流或抽出感染性腹水(1~2
日次,每次1000~2000ml)有利于减少毒素吸收和炎症刺激,
对儿童或肝硬化病人都有一定适用范围。
3.
对于所谓“第三型腹膜炎”,即重症病人或免疫力低下病
人有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SIRS)甚至腹膜炎表现,但腹腔内并
无化脓性病灶,或只有少量散在的血清性液体积聚,处理主要
是采取全身性支持、调理,因引流并无益处,反会增加外源性感
染
的
机
会
,
不
宜
考
虑
。
▲一次性使用留置引流导管 AⅠ
▲一次性使用留置引流导管 AⅢ
END
免责声明:
本微信部分图文,来源于其他公众平台与互联网网页,其目的是为了将更好的内容分享给更多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涉及侵权请给予告知,我们会尽快在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谢谢!
标签
上一篇:
科研文献 | 猪尾巴导管胸腔闭式引流治疗癌性胸水89例
下一篇:
科研文献 | 胸腔胸腔置管治疗结核性脓胸的疗效观察及护理
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产品中心
学术文献
新闻资讯
海纳百川
售后服务
版权所有© 2021 江苏昱邦医械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
备案申请中
长夕科技|制作维护
QQ咨询
官方微信
联系电话
座机
0523-86055500 / 0523-86055511
手机
18910162056、13161146157
返回顶部
首页
联系我们
详情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