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chnical articles

学术文献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文献

科研文献 | 猪尾导管介入治疗局限性脓胸

时间:2021-11-19   访问量:1235

  〔摘要〕目的:探讨利用猪尾导管介入治疗局限性脓胸的优势及疗效,与传统治疗脓胸的方法比较。


  方法:总结14例局限性脓胸患者局麻下将猪尾导管置入脓腔中,以敏感抗菌素冲洗,同时随着脓液量的减少逐渐退出导管,观察疗效。


  结果:12例痊愈出院,2例症状明显好转。平均住院22.3d,未出现其他临床并发症。


  结论:利用猪尾导管治疗局限性脓胸是一种有效、安全的新方法。


  〔关键词〕导管;介入治疗;脓胸


  脓胸治疗是临床工作的棘手问题。治疗时间长,持续症状常使患者身心受到很大创伤,临床治疗手段的局限性成为脓胸治疗的障碍[1]。我科利用心血管造影导管留置胸腔,治疗顽固性胸腔积液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1989年至2001年我科使用猪尾导管治疗脓胸共14例。男性12例,女性2例。年龄38-75岁,平均51.9岁。临床诊断食管癌、贲门癌术后3例,肺叶切除及胸膜剥脱术后1例,正中开胸心脏直视手术后2例,慢性化脓性脓胸5例,结核性脓胸2例,急性脓胸1例。


  胸透或B超行脓腔体表定位,2%多卡因穿刺点局麻,血管穿刺针试穿抽出脓液后置入引导钢丝,撤出穿刺针,沿导丝放入7F动脉防漏鞘,退出导丝,抽出脓液确定其位于脓腔后,放入猪尾导管,可以将导管多放入一些,以便打开脓腔间隔,拔出防漏鞘,固定猪尾导管,末端接三通。


  尽量抽尽脓液,用敏感抗生素液体反复冲洗脓腔,每次冲入脓腔的液体量不超过脓液总量,直至冲洗液变清亮为止。患者每日至少冲洗1次,随着脓液的减少,逐渐退出导管。


  结果


  14例患者均做脓液细菌培养,8例有阳性报告,6例普通细菌培养无细菌生长。12例治愈出院,2例临床症状明显好转,患者因经济原因带管出院继续治疗,此2例失访。余12例留置导管时间8~43d,平均22.3d,术后无一例复发。


  讨论


  1.胸外科收治的脓胸患者,大多数经过急性期内科保守治疗或已经行胸穿、闭式引流等治疗。肺、食管术后许多并发症与细菌感染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累及胸膜,最终形成局限性脓胸。


  常规胸腔穿刺无法一次彻底治愈,反复操作一方面增加操作的危险性,另一方面随着脓腔的缩小,穿刺的难度增加,治疗很难彻底。胸腔闭式引流虽然引流通畅,但对于常见的位于脊柱旁沟的局限性脓胸,引流管常造成患者的生活不便,使治疗无法彻底解决问题[2]。


  使用猪尾导管留置脓腔治疗脓胸的优势明显,放置导管的操作并不复杂,用时短,创伤小。经导管抽出积液行相关细菌培养、药敏检查可以及时明确诊断,选用敏感抗生素局部及全身治疗,缩短疗程。


  猪尾导管不透x线,可以清楚地显示脓腔的大小、位置。猪尾导管前端盘曲特性、多侧孔和导管本身一定的韧性,使其既可打开脓腔内的分隔充分引流,又不会伤及正常组织。每日抽出胸腔积液,注入不超过抽出脓液量的敏感抗生素、碳酸氢钠、双氧水等冲洗脓腔,可以有效的治疗脓胸,避免反复胸穿可能造成的血气胸等并发症。


  随着脓腔的缩小,逐步退出导管,但仍可保证导管位于脓腔中进行有效冲洗、治疗。至患者每日抽出液量低于10ml,色清亮即可拔除导管。以往的治疗随着脓腔的缩小穿刺的难度增加,残留的小腔正是脓胸反复发作,迁延不愈的主要原因。


  而猪尾导管的这种特点,较好地解决了这个难题。患者携带导管痛苦小,活动基本不受限制。猪尾导管与胸腔闭式引流管相比,直径细小、弹性大,不会因角度、方向、位置的关系影响肺的膨胀,而留有残腔,更不会留有须长期换药的胸壁感染窦道。


  上述方法治疗局限性脓胸效果良好,治疗后无一例复发。患者平均置管时间3周,治疗期间患者普遍感觉良好。


  2.对脓胸的病因、发病机制、预后等的透彻了解对治疗大有帮助。急性期全脓胸应以充分引流、抗炎、支持治疗为主。反复胸腔穿刺抽脓,闭式引流是有效的去除感染源,促进肺复张的办法[3],猪尾导管的使用能达到同样的目的。


  对慢性机化期脓胸,增厚的胸膜纤维板、坚韧的缺乏弹性的组织妨碍了猪尾导管的使用,而纤维板剥除术、网膜、肌瓣填充术等外科手术则都是有效的治疗方案[4-5]。有些医疗单位开展了电视胸腔镜下脓腔切除术以治疗局限性脓胸[6]。


  近年随着强效抗生素的不断发明以及治疗经验的积累,大多数脓胸在急性期即可治愈,而机化期须手术治疗的脓胸越来越少见。


  临床上常见的慢性包裹性脓胸,在脓腔大小不过分限制操作时,试穿成功后即放入猪尾导管进行治疗是可行的,最初置入导管时应有意识使导管在脓腔中盘绕1~2圈,以打开脓腔内纤维分隔,经过有效的局部及全身治疗后,脓液量逐渐减少时,在透视监视下适时退出脓腔内的导管。


  需要注意的是在导管的放置过程中,避免送入过多导管,拔管一定要在透视监视下操作,以防其在胸腔内打折、套圈、断裂。


  本组结核性脓胸病例较少,例均为临床诊断而非细菌培养证实,本法是否适用于结核性脓胸尚待进一步研究。

1.jpg

  ▲一次性使用留置引流导管AⅠ

2.jpg

  ▲一次性使用留置引流导管AⅢ


  参考文献


[1]顾恺时.(胸心外科手术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5:432-434.

[2]孙衍庆(现代胸心外科学(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0:552-553.

[3]黄孝迈,秦文翰.现代胸外科学(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1:420-429

[4]Regnard  JF,Alifano  M,Puyo  P,et  al.Open  window  thoracostomy  followed  by intrathoracic  flap transposi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empyema complicating pulmonary resection.J Thorac Cardiovasc Surg,2000,120-270-275.

[5]Angelillo-Mackinlay T,,Lyons GA,Piedras MB,et al.Surgical treatment  of postpneumonic empyema.World J Surg,1999,23:1110-1113.

[6]Cunniffe MG,Maguire D,McAnena  OJ,et al.Video-assisted thoracoscopic surgery in the manngement of loculated empyema.Surg Endosc,2000,14:175-178.


标签



版权所有© 2021 江苏昱邦医械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    备案申请中长夕科技|制作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