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R472.9文献标识码:B
恶性腹腔积液通常是肿瘤的晚期表现,其临床表现为腹胀、足部水肿、易疲劳、呼吸短促、消瘦及腹围增加[1]。患者心理负担加重,异常痛苦,生活质量受到严重影响。腹腔穿刺置管引流不但可以缓解腹内压力,还可以缓解因腹腔积液过多所致的呼吸困难[1],同时还可以减轻因反复穿刺抽液给患者带来的痛苦。
对暂不能行手术或全身放、化疗的腹腔积液患者,腹腔内灌注化疗是治疗恶性腹腔积液的重要方法。我科2008年6月至2010年6月共收治34例恶性腹腔积液患者,釆用腹腔穿刺置管引流,根据患者不同情况釆取不同剂量的腹腔灌注化疗,通过精心治疗和护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本组34例,女23例,男11例,年龄41~72岁,平均56.5岁;其中卵巢癌19例,胃癌5例,乳腺癌3例,大肠癌3例,肺癌4例。所有病例均经B超或CT证实腹腔中有大量积液,并均有细胞学及病理证实为恶性,符合腹腔灌注化疗的适应症。
1.2方法
操作时,在B超定位下确定穿刺位置,常规消毒、铺巾,用2%利多卡因局部麻醉,用导管针从皮肤缓慢进入胸膜腔,将导丝进入导管针10cm左右,退出导管针,然后将导管经导管丝进入腹腔12-15cm,退出导丝,即可抽出腹水,将导管与引流袋连接,穿刺点用3M敷贴固定。
灌注化疗前,尽量将腹水引流干净,常用化疗药物有:顺铂、5-氟尿嘧啶、丝裂霉素等。灌注结束后注入生理盐水5ml+地塞米松5mg+利多卡因100mg,导管末端用肝素帽封闭。无菌纱布包裹肝素帽妥善固定于腹壁。
1.3结果
本组病例均一次穿刺成功。除2例患者因特殊原因未完成治疗外,其他无1例导管脱出、断裂、阻塞、感染、皮下气肿、岀血。32例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不同程度出现骨髓抑制,经过精心护理,均顺利完成治疗。
2、护理
2.1心理护理
患者因大量腹水,导致胸闷气短、呼吸困难,生活质量受到影响,容易产生恐惧、焦虑、沮丧等不良情绪,对生活失去信心。同时多数患者对腹腔灌注化疗相关知识不了解,加重了患者的焦虑和恐惧心理,甚至会影响到患者对治疗的配合。
护理人员应多于患者沟通和交流,鼓励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责任护士应向患者详细介绍治疗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和此项操作的优点及化疗时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
告知患者该导管留置时间长,不良反应少,对日常生活没有太大的影响,同时介绍同类治疗的患者与其认识,相互沟通,消除顾虑,建立信心,积*配合医生治疗。
2.2引流管护理
置管后,引流管的通畅与否和固定情况是治疗的关键。如果因为护士宣教和观察不到位,或者是护理措施不得当,导致导管滑脱或阻塞,不仅会影响治疗,还会给患者带来身体的痛苦和经济上的负担,产生不必要的矛盾和纠纷。
护士要严格交接班,加强病房巡视。置管后应给予妥善固定。指导患者在变换体位时应注意保护引流管,尽量穿宽松、柔软的棉质衣服,穿脱衣服时动作应轻柔,以防导管脱出或扭曲。
穿刺点周围皮肤应保持清洁干燥,每周换药3次,如敷料有渗血、渗液、潮湿或敷料脱落应及时更换,换药时应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嘱患者睡眠时尽量不要患侧卧位,以免引流管滑脱。每次放腹水时,应注意观察引流管置入长度,是否通畅,每次放液最多不能超过3000ml,以免腹压骤降,发生虚脱[2]。
体质虚弱的患者,迅速大量放液超过1000ml可导致低血压及休克[1]。在放液过程中应注意观察患者的脉搏和血压,注意倾听患者的主诉,引流完毕,用肝素帽封管,妥善固定引流管。
2.3饮食护理
患者因大量放腹水,导致营养大量流失,患者多伴有消瘦、虚弱、营养不良、低蛋白血症等,因此营养支持尤为重要。指导患者进食高蛋白、高碳水化合物和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如鸡蛋、牛奶、鱼汤、新鲜蔬菜和水果等。
患者行腹腔灌注化疗后可能会有恶心、呕吐、食欲减退等症状,可指导患者进食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各种米粥、鸡蛋羹、面条、馄饨等,少食多餐,提供安静舒适的休息和进食环境,对进食量减少或不能进食者应给予静脉高营养补液治疗。
同时应加强健康宣教,让患者和家属意识到进食的意义和重要性,让患者和家属掌握更多的营养知识,合理搭配饮食结构,促进患者进食,从而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顺利完成治疗。
2.4腹腔灌注化疗的护理
灌注前向患者做好解释工作,取得患者的配合。灌注前30min,为防止患者恶心、呕吐,可给予盐酸格拉司琼3mg或托烷司琼5mg静脉注射。
灌注前尽量将腹水引流至最少,然后给予地塞米松5mg、利多卡因100mg腹腔内注入,然后再给予化疗药物加入适量生理盐水注入腹腔。灌注完毕,嘱患者卧床休息,左右侧经常更换体位,以助于药物全面吸收。
灌注结束后,应注意观察患者有无腹痛、恶心、呕吐等不适症状,监测血压、脉搏情况。
2.5骨髓抑制护理
患者在行化疗时会有不同情况的骨髓抑制,主要引起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化疗期间应定期为患者进行白细胞及血小板计数检査,当白细胞、血小板过低时,应停止腹腔灌注化疗,及时给予相应处理,护士应密切观察患者有无牙龈出血、鼻出血、皮下出血等现象,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同时指导患者尽量卧床休息,保持病房清静整洁,通风良好,减少探视。
护士在执行各项护理操作时,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常规,静脉输液做到一针见血,拔针时農患者按压针眼5min以上。严重骨髓抑制者,应给予保护性隔离,给予空气紫外线消毒2次/d。
指导患者注意保持口腔卫生,避免进食辛辣、刺激、粗糙坚硬、过热的食物,餐前、餐后漱口,必要时给予口腔护理2次/d。
2.6肾脏毒性护理
行顺铂和丝裂霉素灌注化疗时,应注意肾脏毒性反应。护士应密切观察患者尿量、尿液颜色,准确记录24h出入量。化疗同时给予水化,每天液体总量≥3000ml,输液量>2000ml,鼓励患者多饮水,保持尿量>2000ml/d,100ml/h[2],以稀释尿液,促进毒素排出,减轻肾脏毒性反应。
同时应定期检测患者血清电解质和肾脏功能情况,如有异常及时停药,给予相应处理。
3、小结
恶性腹腔积液是恶性肿瘤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大多是肿瘤复发所致,它不仅使病情恶化,而且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缓解此类患者的症状、改善预后是治疗的重点[3]。
腹腔内置中心静脉导管持续引流并间歇性注入化疗药物是治疗腹腔积液的一种有效方法,它具有操作方便、全身副作用小、留置时间长、近期疗效好等优点,同时局部药物浓度高、接触面积大、作用时间长[4],还可避免反复穿刺操作给患者带来的痛苦和经济负担,减少反复操作穿刺带来的感染倾向。
合理有效的,护理措施是患者能顺利完成治疗的关键,因此为了发挥此方法的最大疗效,医护人员不仅要有熟练的操作技术、良好的无菌观念、还要具有髙度的责任心,做好患者中心静脉导管,灌注化疗前、中、后的各项护理,消除患者紧张、焦虑等不良心理因素,使其能积*、主动配合治疗,减轻不良反应,增强患者治疗信心,提高护理水平,提升护理满意度。
图片
参考文献
【1】李玉升,王金万,孙燕.临床肿瘤内科手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780-781.
【2】徐波.肿瘤护理学(MJ.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85-129.
【3】任习芳,陈岳祥,谢渭芬.恶性腹水治疗现状及对策〔J〕.中华消化杂志,2006,28(8):573.
【4】张平.腹腔灌注化疗的临床观察及护理.0).中华现代护理應影,2008,14(32):3424-3425.
▲一次性使用留置引流导管AⅠ
end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图文,来源于其他公众平台与互联网网页,其目的是为了将更好的内容分享给更多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涉及侵权请给予告知,我们会尽快在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