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一次性无菌留置引流管在治疗自发性气胸中的临床应用。
方法:对30例自发性气胸患者施行胸腔闭式引流术时,采用一次性无菌留置引流管代替传统的胸腔引流管,观察其优缺点。
结果:30例气胸患者均痊愈,一次性无菌留置引流管较传统胸腔闭式引流操作方便,组织钝性分离疼痛程度轻,无伤口或胸腔内感染,无复张性肺水肿、血胸等并发症发生,拔除一次性无菌留置引流管后无疤痕形成。
结论:一次性无菌留置引流管行胸腔闭式引流术治疗自发性气胸,安全、有效、简便。
【关键词】一次性无菌留置引流管自发性气胸闭式引流
自发性气胸是呼吸科常见病之一,发病突然,肺体积压缩>20%者需立即处理。外科置入硅胶管闭式引流术为临床治疗自发性气胸最常见的方法,但所置引流管直径粗,需切开胸壁及缝合固定,组织损伤大,易出现皮下气肿、切口感染、出血、积液等,术后活动受限,切口疼痛,尤其在深呼吸时加重,愈合后遗留疤痕,患者往往难以接受。
随着科技发展和医疗技术的进步,自发性气胸的治疗手段也越来越**,一般采用损伤较小的闭式引流[1]。
本科2005年1月至2010年1月为30例自发性气胸患者施行胸腔闭式引流时,以一次性无菌留置引流管代替传统的胸腔引流管,患者均愈合,无脱管、堵管、皮下气肿等并发症发生。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30例患者中,男24例,女6例;年龄16~87岁,平均42.5岁。病程2.0h~7.0d,平均3.5d。单侧气胸27例,双侧气胸3例。液气胸2例。肺压缩体积30%~95%。30例患者中,原发性气胸20例,继发于慢性阻塞性肺病8例,继发于肺结核2例。
1.2穿刺材料一次性无菌留置引流管,16~20F,长26cm,主要组件一次性无菌留置引流管、套管针、手术刀、贴膜、缝皮针线、无菌孔巾及手套。
1.3治疗方法少量气胸(肺压缩体积<20%)可采取保守治疗,给予镇咳、祛痰、抗感染等对症治疗。大、中量气胸(肺压缩体积>30%)给予微创一次性无菌留置引流管行胸腔闭式引流,病程超过7d仍未闭者,给予50葡萄糖液100m,加2利多卡因液10ml注入胸腔,注药后关闭一次性无菌留置引流管,嘱患者每20分钟变换1次体位,6h后开放一次性无菌留置引流管继续引流,72h后复查X线胸片,如肺完全复张,拔除一次性无菌留置引流管,若达不到标准则进行第2次胸腔内给药粘连治疗。
1.4穿刺置管方法患者取端坐位,将患侧胸部暴露,于锁骨中线第2肋间标出穿刺点,消毒穿刺点周围15m的皮肤,打开一次性无菌留置引流管包,术者戴无菌手套,将无菌洞巾铺于患者胸部,暴露穿刺点,用1利多卡因溶液局部浸润麻醉,在穿刺点做0.5~0.8m小切口,深至肌层,用无菌纱布按压小切口至伤口无渗血为止,用16F或20F一次性无菌留置引流管沿切口穿入胸腔4~6m,退出套管穿刺针,证实有气体溢出后,固定一次性无菌留置引流管,连接一次性使用闭式引流瓶。用针线将一次性无菌留置引流管缝合固定于胸前皮肤上,并覆以无菌贴膜,根据创口渗出情况,更换无菌敷料。
1.5胸腔闭式引流术后的处理
(1)常规予以氨溴索雾化吸入祛痰,保持气道通畅,卧床休息,吸氧改善机体缺氧状态。
(2)给予吹气球促进气胸侧肺的复张〔2〕。
(3)对原有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气肿、轻度哮喘的患者,根据伴随肺部疾病的轻重程度,给予抗炎、解痉平喘、止咳化痰,必要时加用激素,避免诱发或加重呼吸衰竭。
(4)对插管后胸痛患者给予止痛对症处理。
(5)对血常规白细胞增高及有胸腔积液的患者适当使用抗生素控制感染。
(6)拔管患者肺部听诊气胸侧呼吸音正常,胸腔引流瓶无水液的波动,钳管24h后复查X线胸片示气胸侧肺复张良好〔3〕,予拔管。拔管后7d再次复查胸片,排除拔管后气胸复发。插管时间平均5.2d。
2、结果
2.1疗效判定标准
(1)治愈:肺完全复张
(2)有效:临床症状改善,气体大部分吸收,肺大部分复张
(3)无效:临床症状无好转,气体无明显吸收。
2.2治疗结果30例患者全部治愈,其中25例单纯闭式引流,3例经间断用空针抽吸或持续负压吸引(可用胃肠减压器替代)2例胸腔内注射粘合剂后治愈。无伤口或胸腔内感染,无复张性肺水肿、血胸等并发症,拔除一次性无菌留置引流管后无疤痕形成。
3、讨论
自发性气胸的临床表现有胸痛、呼吸困难、休克和咳嗽症状,X线片检查可见其患侧气胸部透光度增高,无肺纹理,受压迫的肺向肺门处萎陷〔4〕。
自发性气胸患者,一般采用胸腔闭式引流的保守方法〔5〕。传统减压疗法需反复穿刺排气或肋间切开放置粗硅胶管引流。
反复胸腔穿刺增加了医师的工作量,也给患者增加不必要的痛苦及费用,易并发感染,且当胸腔积气减少到一定量时,穿刺针头易损伤肺组织,可能加重病情肋间切开放置粗硅胶管,需切开皮肤分离皮下组织和肌层用血管钳或套管针将其送入胸腔,局部损伤较大,易并发感染及广泛性皮下气肿拔管后创口需缝合,可能遗留疤痕;且大多胸痛明显,影响患者体位和休息,给患者带来*大痛苦操作、护理更加麻烦,其弊端不言而喻〔6〕依从性差,年老体弱及病情危重者往往无法耐受。
笔者以前和国内许多临床医师一样试用一次性中心静脉导管穿刺,优点是操作简便、安全、创伤小,患者易接受最大缺点是管径小、引流不畅、易堵管,若胸腔内压力过高时则出现皮下气肿。
据笔者不完全统计,10%~20%患者用一次性中心静脉导管无法解除临床症状。采用一次性无菌留置引流管行胸腔闭式引流术与前二者相比有如下优点
(1)一次性无菌留置引流管是采用第二代聚脲胺酯材质,具有良好的组织相容性,在体外时较硬,便于置入,在体内变软,减少对组织器官的刺激。
(2)一次性无菌留置引流管因有与之配套的套管针,穿刺孔匹配良好,无间隙,并发感染、皮下气肿几率降低。
(3)应用物品属一次性使用材料,操作简单,穿刺容易,能单人操作,可急诊施术。
(4)皮肤切开少,创伤小,拔管后不留疤痕。
(5)固定简单、牢固,患者活动不受限制,增加了患者依从性。(6)出血、医源性气胸等发生率低,未见引起复张性肺水肿。
总之,此方法材料易于准备,操作简单、方便、快捷,患者痛苦少,术后不留疤痕,治愈率、有效率高,患者依从性好,花费较少,值得临床推广。
▲一次性使用留置引流导管BⅠ
▲一次性使用留置引流导管BⅡ
▲气胸
参考文献
[1]刘军浩改良中心静脉导管行胸腔闭式引流治疗自发性气胸18例〔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20(5)288-289.
[2]nnnSGPmhx〔J〕CnChM,1985,6(1)153-161.[3]Du,BuuM,DpéP,Typuo-myrmtofpnnospnumohx〔〕.AnnThcSu,1980,30(6)569-574.
[4]何小霞86例自发性气胸胸腔闭式引流的观察与护理〔J〕内蒙古中医药,2010,29(8)137-138.
[5]LuH,YmAP,zMB,Thopcugypn-uspnumhox〔J〕WodJS,1999,23(11)1133-1136.
[6]刘春梅,王永席,贺晓娟,等对传统胸腔闭式引流术的改进〔J〕宁夏医学院学报,2006,28(2)174-175.
免责声明:本微信部分图文,来源于其他公众平台与互联网网页,其目的是为了将更好的内容分享给更多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涉及侵权请给予告知,我们会尽快在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谢谢!